一、華圖遴選背景材料
用優(yōu)惠券漏洞詐騙,獲刑;利用平臺漏洞薅羊毛,獲刑;鉆平臺漏洞薅羊毛,被刑拘……近來,有關“薅羊毛獲刑”的新聞屢受關注,讓“職業(yè)羊毛黨”進入公眾視野。由此,不少人意識到惡意薅羊毛可能違法,引起廣泛討論。
二、華圖遴選考題
近來,有關“薅羊毛獲刑”的新聞屢受關注,對此你怎么看?
三、華圖遴選參考解析
設置秒殺折扣、大額滿減、發(fā)放優(yōu)惠券等是常見的讓利活動,在規(guī)則之內,消費者享受優(yōu)惠、商家推廣營銷、平臺獲取流量,本是皆大歡喜的事。但有部分人不以消費為目的,或利用平臺規(guī)則、技術漏洞,或使用外掛軟件、虛假賬號,將商家促銷變成自己的盈利方式,搶占了本該讓利給消費者的實惠,也給商家造成損失。這種惡意薅羊毛行為,違背了民法典規(guī)定的誠信原則,構成不當得利,情節(jié)嚴重或數額巨大的,涉嫌違法犯罪。
在違法分子眼中,被薅羊毛的“羊”,不僅是商家和平臺,還有想要薅羊毛的消費者。前不久,揚州市邗江區(qū)人民檢察院對一起針對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事實犯罪的案件提起公訴。被告人在薅羊毛的軟件上捆綁了木馬程序,一旦有人下載、使用,就能竊取賬號信息甚至電腦文件,為自己所用。使用者看似通過軟件得了便宜,實則暴露了隱私,不僅有可能蒙受財產損失,還可能成為網絡黑灰產業(yè)鏈的一環(huán),安全風險極大。這是對消費者的一次警醒:被蠅頭小利迷眼,有可能落入違法分子的圈套,只有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在不當利益面前冷靜判斷,才能抵御誘惑、防范風險。
其實,薅羊毛違法與否之所以引發(fā)討論,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此類行為涉及常被忽視的網絡安全、信息安全問題。現實生活中,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網絡安全、信息安全問題,不只是隱匿在薅羊毛這類事情上,還包括指紋、人臉等生物密碼的破譯,掃碼支付漏洞,電信詐騙、網絡詐騙,水軍刷單、水軍控評,網絡病毒傳播,等等。人們的生活越是深度融入互聯(lián)網,越是容易遇到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稍不注意就會遭到重大損失。以案示警、以事說理,就是提醒人們網絡安全無小事,讓更多人時常問問自己“你安全嗎”。惟有把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的意識,轉化為全民守護安全的自覺行動,才能更好筑牢安全堤壩。
安全是發(fā)展的前提,發(fā)展是安全的保障。近年來,從制定網絡安全法,到出臺《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從強化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防護,到建設網絡安全信息統(tǒng)籌機制、手段、平臺;從凈化互聯(lián)網內容,到加強網絡綜合治理;從發(fā)展網絡安全產業(yè),到開展一系列凈網行動……維護網絡安全的務實之舉,從法律和制度層面進一步堵住了安全漏洞。針對群眾關切、圍繞群眾利益,守護網絡安全仍需在多層面入手、立體化施策,不斷提高維護網絡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能力與實力,在謀求共治中做到以安全促發(fā)展、以發(fā)展促安全。
“不是所有規(guī)則漏洞都可以利用!”這是對惡意薅羊毛者的一句勸告,也提醒人們暢游網絡空間切莫失了分寸。法律紅線不能逾越,安全底線不能觸碰,只有人人有責、人人參與,才能在人人守護、人人享有中讓安全與我們同行。
掃碼聯(lián)系華圖遴選老師,獲取各省遴選考試備考資料,考情分析,筆試面試題!
相關產品推薦:2025年遴選公務員筆試龍騰尊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