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華圖遴選背景材料
《中共中央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決定》要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統(tǒng)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
二、華圖遴選考題
對于肩負培養(yǎng)新時代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的各級各類高校而言,應怎樣遵照黨中央的統(tǒng)一部署,結合學校自身實際,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
三、華圖遴選參考解析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高校要深入研究闡釋、宣傳宣講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機融入、全面貫穿高校育人全過程,自覺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tǒng)一思想和行動,堅定不移把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一、高校應充分發(fā)揮思政課主渠道作用,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課課程教學。思政課是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課程,高校要充分發(fā)揮思政課教師隊伍的戰(zhàn)斗力,重視思政課程建設的價值意義,發(fā)揮好思政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持續(xù)抓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高校思政課要借助“東風”、趁熱打鐵,以精心的教學設計、典型的案例分析、多樣化的授課形式,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帶著熱氣”進課堂。綜合運用啟發(fā)式、沉浸式、情境式、體驗式、探究式、咨詢式等教育方式,進一步增強思政課教學的親和力和感染力。高校要落實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要求,進一步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針對性,更好地將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度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yǎng)、學科建設、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傳承等各項工作中來,圍繞教好、學好、管好思政課,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高素質(zhì)教師隊伍。把握時代要求,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學校落地生根。
二、高校應強化“課程思政”落實推進,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于各門學科教學。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教師是關鍵。高校教師要及時有效地研讀黨的二十大報告,結合自身專業(yè),將報告中的相關表述與專業(yè)知識聯(lián)系起來,找準授課切入口。挖掘各類課程中蘊含的思政育人價值,用黨的二十大精神對學生進行價值引導、人格培育與精神滋養(yǎng),促進大學生關注時事、關心國家、關注未來。專業(yè)課教師要緊密結合學生的學科專業(yè)實際,把理論問題講生動、講鮮活,在研究學生認知規(guī)律、心理特點、發(fā)展需求的基礎上,借助各種現(xiàn)代化教育手段,整合教學資源、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章節(jié),提高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與育人能力。教師要不斷提升授課邏輯性、板書規(guī)范性、內(nèi)容層次性、語言表達流暢性等,不斷提升教學的課堂吸引力。課程思政的推進需要在內(nèi)容與形式兩方面共同發(fā)力、同向而行,把每門專業(yè)課中的思政元素更好地體現(xiàn)出來,培育既有強專業(yè)、更有深情懷的時代新人。
三、高校應構建“大思政”綜合教育體系,與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有機結合起來。高校課堂要與廣闊的社會、生動的實踐有效對接、緊密關聯(lián),關注社會熱點,弘揚時代精神、教育廣大青年。要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必須有效發(fā)揮“第二課堂”“大思政”教育的關鍵作用,直面時代、貼近生活、扎根實踐。不斷健全“大思政”綜合教育體系,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學習實踐活動,讓青年學子在潛移默化中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通過讓學校師生閱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誦讀黨的二十大報告等多種方式,形成人人學習、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高校應進一步改進教育教學管理辦法,堅持開門辦好“大思政課”。要善用社會大課堂,讓廣大青年學子了解國計民生、回應時代召喚、踐行青年擔當,讓思政工作更好服務于青年學生的思想引領、價值塑造、品格熏陶。同時要用好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校園的契機,培育一大批新時代的“大思政”工作者。
掃碼聯(lián)系華圖遴選老師,獲取各省遴選考試備考資料,考情分析,筆試面試題!
相關產(chǎn)品推薦:2025年遴選公務員筆試龍騰尊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