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文中正確標明文種有利于維護公文的權威性和有效性,并且方便公文的寫作與處理。下面華圖教育就帶大家看一看選擇文種的主要依據。
選擇文種的主要依據是:
(1)遵循國家關于公文處理法規(guī)中有類文件的規(guī)定,從中選擇適宜的文種。不應不用、錯用或自造文種。
(2)依據公文作者與主要受文者之間的工作關系選用相應的文種。如屬于向直屬上級機關報送的公文,則主要選用呈請性文種,如“請示”、“報告”。如屬不相隸屬機關之間相互行文,則應選用商洽性文種,如“函”不能用呈請性或指令性文種。
(3)依據制發(fā)機關的職責、地位選用恰當的文種。各機關選用文種時,不應超越自身的職權范圍,如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其發(fā)布權屬于國務院及其各部門,以及縣級或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群眾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不能使用命令性文種。
(4)依據行文目的選擇文種。各機關應根據制發(fā)每件公文的特定目的、要求與適用范圍,選擇最有利于表達和實現行文目的的文種。如向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或批準,要用“請示”,不能用“報告”,因為“報告”不要求批復而只適用于向領導機關反饋信息,提供參考。如果將“請示”寫成“報告”,則會貽誤對請示事項的處理。
更多遴選備考經驗相關資訊,請關注華圖遴選!
掃碼聯系華圖遴選老師,獲取各省遴選考試備考資料,考情分析,筆試面試題!
相關產品推薦:2025年遴選公務員筆試龍騰尊享班
下一篇
深入了解涉密公文_遴選備考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