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的稿本是指公文的文稿和文本。同一內容和形式的文件,在撰寫印刷過程中,以及根據使用時的不同需要,又往往形成不同的文稿和文本。下面華圖教育帶大家看一看怎樣辨別公文的不同文稿與文本!
公文的文稿是指公文在起草過程中形成的一次又一次的稿子,包括草稿、定稿兩種。公文的文本,是指同一份文件,根據它們的不同用途,可分為正本、副本、存本、修訂本;一些法規(guī)性文件又有試行本、暫行本等形式;同一內容的文件使用不同文字又成為不同的文字文本。
很多考生可能看完上面兩段文字就有一些迷糊了,下面就帶大家區(qū)分公文的幾種常見稿本。
草稿是供討論、征求意見、修改審核、審批用的原始的非正式文稿,內容未正式確定,不具備正式公文的效用。草稿文面上常見“討論稿”“送審稿”“草案”“二稿”等稿本標記。
定稿是內容已確定,已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具備正式公文的效用,是制作公文正本的標準依據。定稿的外形特征是有法定的生效標志(簽發(fā)等)。
正本是根據定稿制作的代主要受文者(主送機關)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體,其內容必須是對定稿的完整再現。
試行本是規(guī)范公文正本的一種特殊形式,即試驗推行本,試行本的外形特征主要是在公文標題中加注稿本標記,一般是在文種后用括號注明“試行”字樣。
暫行本也是規(guī)范性公文正本的一種特殊形式,即暫時推行本。暫行本的外形特征是在公文標題的文種之前加注“暫行”字樣,如《行政法規(guī)制定程序暫行條例》。
副本是指再現公文正本內容及全部或部分外形特征的公文復制本或正本的復份。
作為正本復份(與正本同時印刷)的副本與正本在外形上基本上沒有區(qū)別,這種副本只在送達對象和使用目的上與正本有所不同,正本送達主送機關,供對方直接辦理,副本送抄送機關了解內容或由本機關留存?zhèn)洳、歸檔等,在效用方面均具備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作為復制件的公文副本(如抄本、復印本等)因不能再現公文的全部特征,因此不具備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只能供參考、備查。
同一公文在形成過程中需要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文字撰寫和制作時,會形成不同文字的文稿或文本。在我國,以漢文和其他兄弟民族文字撰制的同一公文的不同文字的文稿、文本的效力完全等同。
更多遴選備考經驗相關資訊,請關注華圖遴選!
掃碼聯系華圖遴選老師,獲取各省遴選考試備考資料,考情分析,筆試面試題!
相關產品推薦:2025年遴選公務員筆試龍騰尊享班